登录】 【免费注册    
咨询:info@wangpingtravel.com  投诉:complain@wangpingtravel.com English
 
 
您现在的位置:旺平旅游首页 》精彩游记 》英国各地游游记 》正文
 
英国文艺地图指南

 

上传时间:7/8/2013    信息来源:旺平旅行社    访问次数:1860
 

如果你是文艺青年,去欧洲旅游肯定少不了要去感受一下他们的文化气息,看看街头的表演、去剧场看看歌剧,在英国还有很多我们不熟知的表演类别,有兴趣就去看看吧!

▲敦伦 Royal Opera House

表演有各种各样的分法,一般而言,一个经过现代化过程的社会,总大致有三种剧场形式,一是商业表演,二是主流叙事戏剧,三是小众戏剧。细说起来,目前欧洲或者大体上说西方的观剧,大致可以分为这么几类,大众商业表演,传统戏剧,歌剧,现代主流戏剧,试验戏剧,当代舞蹈,行为艺术,现场艺术。这些类型, 追随着也制造着社会文化发展的大势, 经过多年的争缠角力, 尤其是经过6,7十年代文化政治的动荡和调整,逐渐的尘埃落定,各占山头,不同口味的观众群合找合妈,井然有序。

一个主要的欧洲城市总可以找到上述类型至少一个常规地点。拿英国做例的话,伦敦这样的大都市就像是原初模型,各种类型场所或聚或散,都有一批, 而其他一二线乃至中小城市基本上是一个规模缩小的格局。大众商业表演包括摔角、杂技、马戏、木偶、相声(stand-up comedy,语言类,说学逗,没有唱,一般都是单人表演,香港有人学这种形式,称作栋笃笑)、超长档期的流行音乐剧或者巡回音乐剧等等,这些节目通常都遵循严格的商业制作规程,娱乐第一,利润至上,一般都在小城市城区中心的老剧院,或者大城市的老剧院区里上演。马戏,相声这样的草根节目一般都有 马戏团,俱乐部这样的固定专门场所 。

老式剧院建筑自成系统,风格不二,可以和教堂建筑相比。这些剧场中年代久远的,内外修葺,个个巴洛克雕梁画栋,红天鹅绒座椅,包厢外墙上天使下望,场灯一黑,魔幻既生。建筑本身,英国人自己恐怕熟视无睹,作为前来品尝风味的旅行者,则值得一看。 上世纪早期这些商业剧场类型实际上是一统天下,集社会资源,草民的迷梦和野望,统治阶层的欲望和宠爱于一身,犹如今日的好莱坞大片院线。当然电影一出生就渐渐的鹊巢鸠占,把这些剧院连同观众据为己有。现在的商业剧院多半是上世纪后半叶,电视崛起打击了电影一下之后再次复兴的,当然再也恢复不了往日红楼,只好聊备一格。其实伦敦的西市是有名的剧院区。这些剧院上演的节目,不一定是一般意义上的“戏剧”,而是“综艺”,歌舞杂耍喜剧怪谈,各种能人把式和各种类型的节目争奇斗艳。而综艺曾经是商业表演里的大头,从19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中叶,培养了大批明星,红过大洋彼岸到美国的也不在少数,直到电影和电视逐渐夺走观众群,这些明星也在电影界电视界找到自己的位置,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卓别林。二战之前鼎盛年代的伦敦西区,剧院成群,上演的多是这样的节目。到后来“综艺”逐渐发展到电视上的各种娱乐类型,剧院区则将歌舞叙事合而整之,虽然还有少量的综艺节目,但音乐剧成为了这些剧院目前上演的主流,韦伯这样的人物自然是民众喜闻乐见的流行文化人物。《狮子王》,《悲惨世界》,《邪门》,《我要摇滚了你》都是长演不衰,这些节目犹如老舍茶馆和天桥大戏院在北京文化中的位置。“综艺”在社会文化中的位置还是重要,要说2010年的英国春晚(圣诞节名义上专门准备给女王在电视上直播的综艺晚会)的压轴节目就还是《悲惨世界》新版演出片段大作广告。

从内容上讲,人民群众喜闻乐见,要么欢乐喜庆,要么苦情悲催,要么怪力乱神,深刻是谈不上的,有些长期欣赏剧场艺术的观众可能会觉得不免俗气低幼,何况俗雅之分向来是互为创作和灵感的资源,作为走马观花的旅游者或者初入剧场的观众,感受一次娱乐一番也相当不错,就是票价相比其他戏码,显然是有点贵。一般当红的戏,票价最少要到50磅以上。在伦敦市中心都有散落在街头的票厅代理。值得一说的是相声,70年代以前,单口相声只是俱乐部里的小玩闹,直译是“站起来”的喜剧,意思是比正经喜剧闲散一点,主要就是说笑话,也很少有正式综艺喜剧里的对口。但后来,尤其90年代之后地位慢慢重要起来,相继在大剧场里演出,比如伦敦的阿波罗剧场,成为一门大生意。这几年,单口相声喜剧演员要是时运相济,上了BBC的live on Apollo或者Michael Mcintyre的巡回演出,那就保证是大红大紫的明星,接各种电视节目,包括电影的单子。当然看相声,本地语言和本地文化的了解是个前提。

▲Covert Garden广场上的杂技艺人

进入剧院的“综艺”命运不错,没进入剧院的江湖艺人的撂地表演则一直存活下来,在夏秋天气好的时候,在伦敦市中心秘苑(covert garden,皇家歌剧院所在地)露天市场上,则是各种江湖艺人比拼的所在。观众多是世界各地的旅游者,小魔术,小杂技,活体雕塑,一个人个把小时,演完拿着帽子请观众现捧人场,跑江湖的幽默狡黠,共同点是拿观众里的小朋友开涮。这个地方,70年代没落之时,差点被二百五地产商人给恶性发展了,街坊工人努力保护,得以留存下来,之后才有今日这些江湖艺人的归来。夏日站在皇家歌剧院的露台上咂着啤酒往下就可以饱览节目,不失一桩惬意之事。类似的地方还有泰晤士河南岸从环球剧院到国家大戏院一路。

要说“老式”剧院,实际上是工业革命以后的近现代建筑,真正伊丽莎白朝的老戏院则只能利用天光,所以没有晚上的演出,只有下午,英国的天气,冬天6点全黑,朔风嗖嗖,所以只在每年四月到10月开戏。如此形成了“演出季”的传统直到今日。这些戏院不能在当时城里市长辖地内存在,勾栏瓦舍之地,脏乱差,打架斗殴,妓女酗酒,不成体统,只能搬到河南岸(最早在河冰面上)的主教管辖的飞地上,前身是耍熊的所在。环球剧院就座落在泰晤士河边,当年的大生意,正是当年莎士比亚掺股发迹,终其一生把自己从中下阶层升级到绅士阶层的地方。在这个剧院里演出还在尽量以当年的原貌进行。环球的重建算是个传奇故事,美国演员xx是莎士比亚的忠实拥趸,x0年代怀着朝圣的心态来到环球剧院的旧址,发现只有一块小牌子,于是就有了按当时的建制重建环球剧院,并且尽量按当时的演法上演莎士比亚戏剧的想法。也是毕其一生的精力,做成了这件事,遗憾的是没能活到落成的那天。开幕大戏请了女王(在古代是不大可能的,和老佛爷一样,皇家要看戏,都是宣旨招班子进宫),上演的是亨利五世,这个戏码喜气洋洋,好比堂会上演的吉祥大戏。除了附设的展览,每年环球剧院还保持一定数量的制作,除了莎士比亚以外,马洛这样同时代的剧作家也有,还有少许的社区服务型和教育型的制作。2011年戏码规模相对小一些,2012年英国人迎奥运,环球剧院准备邀请世界各国的剧团以各种预言制作所有莎剧,算是个难得的机会。因为莎剧本身很多情节是由戏院建筑本身带出来的,如果想看所谓“原汁原味”的莎士比亚戏剧,这算是最好的地方,你可以像当时伊丽莎白朝的草民一样,带着酒,站在院子看戏,跟着剧情呼喊乱叫,也可以像当时的有钱人一样,坐在第一层。也可以像当时有身份的人一样,再多掏点钱坐在第二层。当时的价码只有这三类,现在则细分复杂的很多,站在院子里只需要5磅,而视野最好的座位则需要几十磅。还有其他事关避雨遮阳的事项,剧院都会提醒观众,因为实际上是露天,也不像工业化以后有电照明的戏剧,所以都在下午演,冬天也没有,如果想去,最好在网站上实现查好时间。环球剧院是主流戏剧里唯一做到自负盈亏的地方。主要观众也依然是旅游者。其他伦敦之外类似的场所,则似乎没有这样太固定的,例如莎士比亚故居,牛津市的城堡偶尔会有单个的制作。

莎士比亚戏,包括其他英国欧洲现代主义前经典剧作家的戏,多半和现代主流戏剧共享场所,因为他们之间的分野也不是那么明显,经常在一些正式严肃的大小剧场。最典型的自然是76年才开张的国家剧场,这里的戏剧就更加“文化”“严肃”“艺术”一些,尽量要抛掉西区欢乐的铜臭味,基本上是已经已经成名成家的剧作家的作品,希腊经典,契科夫到品特,也排莎士比亚或者新进剧作家,不过要么文学中心,要么导演中心,排演按部就班的传统叙事戏剧,看的大多是导演一个人的想法,以及几个主角的演绎。国家大剧院本身是现代主义建筑风格,和环球剧院附近的泰特现代美术馆的前世工厂大烟囱遥相呼应,纪念着这个缩水老去的旧时工业大帝国。 南岸还聚集了一堆类似的演出场所,女王音乐厅等等,这些都是比较主流的艺术演出,不前卫但水准都有保证。离开南岸,类似的场所是东北三环左近的巴比坑综合剧院,音乐,戏剧,电影涵盖范围比较大,节目水准,艺术水准也有相当保证甚至更好,算是主流和前卫间的衔接。类似的场所还有戏剧史上有名的老维克剧院。以及西区附近的苏荷小剧场。

敦伦 Royal Opera House场内

歌剧,从意大利歌剧传统到瓦格纳,就不认为这类型只是音乐之属,其戏剧性也是重要组成部分,尤其瓦格纳,戏剧统领其他各门艺术的王者之位,是他基本的艺术观点之一,固定的观众群体,固定的演出场所和组织,固定的培养演出经营模式,似乎也是传统之列。听歌剧最方便的地方,自然是前面地道的国家歌剧院,这里也常年上演各种经典芭蕾剧目。名唱名指的大制作,经常要提前许久预定,有的夸张的,比如尼伯龙根指环三部,居然提前到一年,好在现在有网络,有什么情况一看遍知。旧工业时代的造梦机,笔者一次到后台办事,眼望着七八个高达四五十米的景片吊来吊去,确实是当年作为大工业的格局,余威犹在。这些剧院内部的光景,国家歌剧院有专门的小型导览,值得一看,如果有幸,还可以看到青年演员练功。戏剧博物馆也值得一看。看当代舞蹈剧场最大的重镇是Laban剧场。

此外,口味刁钻一些的观众,想看试验戏剧或者行为艺术,现场艺术,则有各种场所,比如切尔西剧院,汤比中心,有名的画廊诸如白教堂,大的现代艺术机构比如伦敦的ICA,大学里的场所,比如玛丽皇后大学和金匠大学的戏剧系,表演系(伦敦外比如布理斯托的arnolfini,卡迪夫的chapter,巴斯的ICAC等等)这些就不可能有演出季这样的制作方式了,多是一锤子买卖,目前由于经济和组织聚拢同好观众的原因,多以艺术节的方式举行,可以关注各个场所的网站。比较有意思的两个艺术家自助组织的活动场所乃至边缘文化的场所,有点正经地下的味道的,是shunt和duckie,前者在伦敦桥地铁站旁边,外面看毫不起眼,里边则是一个地窖套一个地窖的巨大空间,很有些异样的感觉,节目要关注它的网站才能知道日程,后者在vauxhall地铁站左近,是个正常营业的跳舞酒吧,主要是周末晚,邀请关心性别政治的艺术家做相关的表演,因为有这些节目,生意出奇的好。

因为小众性,所以这些非主流的艺术探索,经常以艺术节的方式来汇聚资源,而这些艺术节也不都集中在某些特定的剧场,而是和其他各个主流场所合作,除了寸时寸金的的西区音乐剧商业剧场。一来互通有无,二来很多艺术突破正是从这种“不搭调”的场所措置中来。 而且这些作品以探索为主要目的,或者有强烈政治诉求,未必就晦涩难懂,也未必全走极端一路,各色杂陈,提供经验,如果也是同道中人,不妨按图索骥。当然也不是各个艺术节都是非主流,著名的爱丁堡戏剧节就相当包容 。说起这个爱丁堡节,情况比较复杂,我们介绍的时候,通常会让人误会这是一个革新性的单一戏剧节。实际上并没有一个单纯的“爱丁堡节”,是一系列包罗万象的艺术文化活动共同组成的,从戏剧到视觉艺术到爵士节到书展,多达十几个,非常容易让人迷惑。这些艺术节互不隶属,但都拜在爱丁堡节的山头之下, 大约在夏初到夏末同时举行 ,有点武林会盟的意思。最早的发源是1947年二战以后,在慢慢人性的黑夜之后,为了重新审视和彰显人类精神中正面的力量,举办了爱丁堡国际节,即所谓的EIF。不过就在同年,政府主办的“主流”和艺术家自主举办的独立要求就有了正面冲突,八个剧团自立门户,成立爱丁堡边缘节(Edinburgh Festival Fringe), 到今天,几个年轻剧场艺术家自助的forest fringe算是爱丁堡节期间举行的前卫戏剧节,简而称之为Fringe。其他大的值得一看的艺术上有名声的戏剧节/表演艺术节,有伦敦的LIFT(比较不那么“重口味”,叙事戏剧和较易接受的当代戏剧,现代舞,邀请的也多是国际名家),National live art review(最重要持的现场艺术节之一,八十年代处就开始,无数艺术家从这个节成长出来),伦敦的Spill艺术节(在各个艺术门类中最为前卫和精当的艺术节,其跨界对话和学术水准都是有相当位置的,如果向了英国乃至西方的行为艺术,前卫戏剧最新的动向口味,关心的话题,这个节是必看)Inbetween Times (在布里斯托市的现场艺术节,地位和水准spill节相当,前数届都和阿尔诺非尼中心合办,去年成为独立的机构)。

英国的各种表演艺术在民间和历史都有比较连续的传统,而且格局地图也在不停的变动,对历史流变的看法也是因人因文化而异,这个介绍挂一漏万,不免错误之处,而且了解具体节目单的方法,推荐还是使用网络。

标签:伦敦
 
 
 
关于旺平 | 游客须知 | 支付帮助 | 诚聘英才 | 合作加盟 | 联系我们
版权所有 © 2008-2015 旺平旅行社 All rights reserved. 技术支持:烟台网站建设
      
  

关闭